本书的作者「ESOR HUANG」是台湾知名的博主,其博客「電腦玩物」最早聚焦于Evernote软件的使用方法,最近这两年渐渐转为笔记软件教学、时间管理等方面。很多年前,我因为开始使用Evernote而关注他的博客,本书是我阅读作者的第二本书。(第一本是《打開大家的 Evernote 筆記本》)
在我看来,本书的八个章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:
- 1-1至3-1为第一部分,讲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为何需要一个「支援系统」,及它的体系结构。
- 3-2至8-2为第二部分,讲怎样具体使用Evernote来建立这样的「支援系统」。
第二部分我认为可以直接忽略,原因简单说下:在2023年这个时间节点上,Evernote已经全然落后于其他众多的双链笔记,哪怕近期它也推出了双链功能,我去试了下,不得不说十分难用。Evernote已经老了,变得臃肿封闭且守旧,除非是像作者这种Evernote重度使用者,否则我不推荐任何人再去使用它。
而第一部分,我个人非常喜欢,有许多让我醍醐灌顶的语句,这篇读后感也主要由此展开。
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「辅助系统」
我觉得书中作者解释极为精到:
我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天性与能力来解决问题,那样容易失控……
我们为什么会失控?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,信息过载和碎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。以我个人为例,每天从早晨睁眼到晚上入睡,基本不会离开手机和电脑屏幕。不要说有多久没有在工作甚至是娱乐中进入「心流」状态,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,现在我每次阅读的时间最多也就能维持半小时而已。
正如作者所说:
……大脑很擅长做决策,却不擅长整理庞大复杂的记忆……我们把杂事放进大脑里记忆、管理,结果大脑常常漏掉某些关键的细节,做事常常搞错顺序,于是产生更多的混乱,进而引发焦虑和压力……
因此我们需要一个「支援系统」,让它可以:
帮助我们持续地专注在某个重要项目上。……虽然我缺乏意志力,但我不需要依靠自己。……虽然我们对大多数事情都缺乏热情,但是我们不需要天生的热情。
「支援系统」的体系结构
那么我们的「支援系统」以何种体系结构来呈现,作者提出以「任务」为关键核心,形成了一套像金字塔一样的项目管理系统:
项目
任务
- 行动
这里我觉得作者受Evernote的「笔记本组」-「笔记本」-「笔记」的结构影响太深,强行对应把自己的系统分为三层,虽然在字里行间中隐约提到了这种体系结构的合理性,但是没有讲透。这里我更喜欢王树义老师在一个视频中提到的比喻:
……比喻为一棵树,树的生长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,下边是根系往下扎,上边是树冠往上伸展,……树的生长过程就是我们的思维过程。
因此我们的笔记系统绝不应该就固定于「项目」、「任务」、「行动」这三层之内,而是应该能随着我们思维的成长,而无限延展的。并且,这三个层级也应该能够互相转化。
一方面,我们需要将众多「任务」向上归于几个「项目」。因为作者认为:
……需要建立的是一套以少驭多的系统,而不是在一堆混乱的杂事上行动,我们应该把他们归结、关联、聚焦到最终的项目目标上进行整理。
并且,作者认为单单完成任务是毫无意义的:
这些行动只做一次,然后就完成了,被我们删掉了。这样划掉就结束的行动,可能一天累积完成了很多,却不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。
这里我觉得作者讲得很好,不过「项目」更改为「愿景」更贴切。我们最终需要给「任务」找到相应的「愿景」,让「任务」变得对我们有意义,才能提升我们完成「任务」的成功率。
另一方面,我们又需要向下将「任务」分解为具体的行动,因为:
我们列的不是当下真正可以做的行动,而是一个由很多行动构成的任务。而这种任务不应该列在每日的待办清单上。
这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,简直在说我:
我有一小时的空闲时间,打开待办清单,看到上面有件事情是“写一篇文章”,我心里想,好像没那么多时间,一个小时不足以写完一篇文章,下次再做好了!
因此我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参考了作者的方法:具体为:
愿景:2023年目标之一:写12篇读后感
任务:写《大脑减压的子弹笔记法》的读后感
- 行动:读书,2-3日
- 行动:做读书笔记,与读书并行,2-3日
- 行动:在Logseq上归纳整理,1日
- 行动:写读后感,1日
- 行动:修改,发在豆瓣上,1日
这篇读后感也得以顺利地完成。综上,本书的第一部分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值得我给它一个四星评价。
评论
发表评论